近期,相关部门联合发布《化工园区气体检测设备应用规范》,对便携式多气体检测设备的使用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。该规范将于 2025 年 12 月 1 日正式实施,旨在进一步提升化工园区的安全管控水平。
一、设备选型新要求
根据新规,化工园区使用的便携式多气体检测设备需同时满足以下性能指标:
检测气体种类至少包含可燃气体、氧气、硫化氢、一氧化碳等四类核心气体
响应时间不超过 3 秒,分辨率达到 0.1% LEL(可燃气体)和 1ppm(有**体)
具备 IP67 及以上防护等级,适应化工园区复杂环境
配备数据存储功能,至少可记录 1000 组检测数据
二、日常管理规范更新
校准频率调整:由原来的每月一次校准改为每 15 天一次校准,每次校准需使用标准气体进行零点和量程校准,并生成校准报告存档
维护记录要求:建立 "一机一档" 管理制度,详细记录设备使用、校准、维修等信息,保存期限不少于 3 年
人员资质认证:操作检测人员需通过专项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,培训机构需具备相关认可的资质
三、检测流程优化要点
进入园区前需检查设备电量、传感器状态及校准有效期,不符合要求的设备严禁使用
检测路线应遵循 "先**后核心、先上风向后下风向" 的原则,重点区域需进行不少于 3 次的重复检测
检测数据需实时记录,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启动**提示机制:
一级提示(预警):气体浓度达到限值的 50%
二级提示(警示):气体浓度达到限值的 80%
**提示(紧急):气体浓度超过限值
四、应急处置优化方案
新规特别强调了应急状态下的检测要求:
出现泄漏情况时,需采用 "扇形布点法" 进行快速检测,确定泄漏范围
检测人员必须配备防爆通讯设备,确保实时联络
检测数据需同步传输至园区应急指挥中心,为决策提供依据

当前位置: